【中国共青团】“三维并进”激活学生会组织“神经末梢”

作者:团委日期:2025-09-08点击:18

近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主动融入共青团改革部署,以“青春铸魂、青春建功、青春护航”三维工作体系激活组织“神经末梢”,在淬炼政治本色、擦亮奋斗底色、锻造育人成色中实现“思想引领有高度、组织动员有力度、联系服务有温度”,相关经验获省级团学工作创新案例表彰。

青春铸魂:淬炼政治本色,构建思想引领新高地

学生会组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教导,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引领取得新成效。

理论武装系统化。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契机,广泛采用专题学习会、报告讲座、主题团日、团课教学等多种组织化形式开展党的理论青年汇阐释,依托“青马工程”培训班、“信仰公开课”等载体,开展专题宣讲会30余场、“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15次,组织学生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形成“沉浸式理论学习圈”,相关案例获评“信仰公开课”省级示范课。

榜样引领具象化。实施“身边榜样,前行力量”培育计划,选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各级各类榜样30余人,组建“青年宣讲团”开展“我的青春故事分享会”20余场,通过“朋辈讲堂”传播奋斗故事,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片”效应。

文化浸润品牌化。实施“11231”五育融合学生成长工程,深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打造“传统文化+红色基因”双轮驱动模式。依托江苏省首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所”建设非遗工作坊12个,开设越剧、徐州梆子戏、剪纸、香包、汉服制作等非遗选修课程12门,举办“我们的节日”“汉服雅集”等活动100余场,打造立德树人“美育+思政”新模式。结合“薪火青春”青年文化节、“筑梦青春”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组织“红色故事宣讲”“革命家书诵读”等沉浸式文化实践,让青年在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省级以上文化类竞赛获奖团队15支。

青春建功:擦亮奋斗底色,打造实践育人强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寄语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学生会牢记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重要要求,有效发挥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

社会实践课程化。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引领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打造“三色实践”品牌:“红色基因传承”团赴革命老区宣讲15场,“蓝色科技支农”团队助农增收30万元,“绿色环保卫士”获团省委表彰。年均组织40余支实践团队、6000余名学生参与“三下乡”,形成“沿着总书记足迹看徐州”等特色项目,连续三年获省市级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志愿服务专业化。依托“学雷锋服务月”等节点,开展“爱心+技能”志愿服务,形成12项特色品牌,累计为家电维修、徐州马拉松等提供服务志愿者1.2万余人次,学生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超20小时,相关案例被省级媒体报道10余次。

创新创业实效化。搭建“孵化—培训—竞赛”全周期平台,联合校企共建“双创工坊”6个,开展“创客训练营”40余场。近三年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

青春护航:锻造育人成色,完善成长服务暖生态

学生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的教导,践行服务宗旨,聚焦同学们普遍性需求,着力发挥学生会在组织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实现服务同学成长成才取得新进步。

民主治理精细化。建立“学生议事会+权益直通车”双机制,按期召开学代会,累计办理提案156项。通过“线上反馈平台+团团下午茶”收集诉求80余条,推动“教学楼安装饮水装置”“体育馆延时开放”等10项民生工程落地,形成“24小时响应—3日办结—1周回访”闭环服务机制,满意度达95%。

实事服务精准化。打造“我为同学做实事”品牌,推出“一站式”服务中心、职业技能考证直通车等“小而实”项目100余项,积极开展朋辈帮扶、学业互助、心理疏导等暖心服务,成立“青年突击队”,开展安全巡逻、防疫宣传、秩序维持等服务,成为校园安全稳定“守护人”,得到广大同学的点赞。

组织建设规范化。坚持刀刃向内,大力推进从严治会,对标服务同学的宗旨,科学优化机构设置,大幅精简工作人员,持续完善运行机制,推动规范监督管理,通过提高学生会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严把政治关、学业关、能力关、群众关,提升了学生会工作骨干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更好地发挥联系同学、服务同学、引导同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