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1234”法治实践育人新路径

作者:建筑工程学院日期:2025-10-09点击:10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成功打造“小杨说法”思政工作室,通过构建独具特色的“1234”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法治育人的新路径、新生态,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个平台”塑品牌

开通“小杨说法”微信公众号,设立“法治动态”“热点分析”等栏目,成为面向学生的移动“法治知识库”,实现了普法教育的即时性和广泛覆盖。线上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与学生生活实际,解读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重要法律,内容涵盖防范电信诈骗、拒绝“帮信罪”、考试作弊后果等,以案说法,深入人心,创作了“普法微课堂”情景剧短视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析典型案例。线下成功举办了“法治第一课”“宪法宣传周”“送法下乡”、庭审观摩等系列活动10余场,构建了沉浸式的法治教育体验环境。

“两个基地”强实践

与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检察院、徐州铁路运输法院等公检法机关共建校内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创新“案例研讨—模拟实践—普法宣传”全链条育人模式。通过“检察官进校园”“师生进法院”等活动,将真实的司法场景变为鲜活的教学课堂,极大增强了学生的法律实践感知能力,并积极整合校内思政教师、团学干部、检察官、警官、律师等专业人士组建教学实践团队,实现了“校内+校外”“思政+法治”的跨界互补。

“三项功能”促深化

专注“法治思政课”“师生法治素养提升”和“法治教育研究”三项基本功能,不仅开发了系列普法课程,年均开展专题培训6场,更通过设立“研究站”为高校学生事务法治化提供了理论支撑,确保了育人工作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坚持以科研反哺教学,工作室团队已成功申报并完成省市各级课题10余项,为普法育人工作的持续深化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和理论引领。

“四种载体”广覆盖

积极推动普法教育全面深入地“进入团课学习、融入班会讨论、渗透社会实践环节、拓展至网络空间”,每年覆盖的学生人数超过万人次,成功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化普法教育格局。这一举措有效确保了法治教育能够触及每一个角落,切实落地生根,发挥实效。(供图: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474268726362353547&cdn=https%3A%2F%2Fregion-jiangsu-resource&item_id=12474268726362353547&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59639726954&showmenu=false&ref_read_id=a1804b2e-2b2c-4dd1-9c1c-68314d4df9cc_1759744797331&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